招生信息网

【旅院关注】学长学姐说专业!走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来源: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报

发布时间:2023.08.02

浏览量:


学长学姐说专业
2023

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大数据技术(专科)

物联网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人工智能

软件工程




NO.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陈昆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际遇


 姓名陈昆

● 个人简历:陈昆,男,学号:20181202205,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信息学院2018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班学生。现就职于赞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他说:“学校提供了我们专业学习的平台。但最终要敢于迈出校园,走出象牙塔,步入社会,这是求职成功的第一步。关键还在于你能快人一步,看准形势,主动出击。”

大学入学后,陈昆同学对自己专业以及理想职业做详细了解,制定初步职业规划,然后利用各种机会,发展培养此类单位所需人才的综合素质;在校期间常上人才网收集信息,了解最新就业动态,并利用假期做些兼职,增加社会经验,提高实践能力;综合考虑自己的优缺点,大致找准就业方向,着手编制个人简历;对个人简历进行补充修正,使之尽量完整、完善,自信求职。

陈昆同学积极参加各类企业招聘,过程中不断学习,吸取经验,提升自我,在重重筛选后最终应聘上赞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语言高级工程师职位。

如今的企业领导比较欣赏独立自主、真诚坦率、工作态度认真的人,毕业生要想在职场上脱颖而出,就必须有意培养自己这些方面的品质。

大学四年,陈昆同学成绩优异,积极参加各类社团以及各类比赛。这都是为今后求职就业打下的坚实基础。


赵怡杨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际遇


 姓名赵怡杨

● 个人简历:赵怡杨,男,学号:20181203134,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信息学院2018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班学生。该生参加三支一扶计划招募,被招募为新华乡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三支一扶”人员。

胸怀梦想,踊跃投身基层服务,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赵怡杨在大学期间就胸怀远大理想。

为实现自己的抱负,施展自己的才华,2022年6月于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后,他积极参加2022年云南省“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者招募,同年8月,招募为新华乡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三支一扶”人员。

带着父母的嘱托和自己的理想,告别家乡,远离亲人,来到偏远的山区服务基层、甘于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地去磨练自己的性格、锻炼自己的能力、拓宽自己的视野。

他说:“大学四年的学习使我认识到,人只有在挫折中才会成长,在逆境中才能前进。四年的专业学习培养了我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谦虚好学,勇于尝试,开拓创新的精神。”

吴思宇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际遇


 姓名吴思宇

● 个人简历:吴思宇,男,团员,丽江文化旅游学院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优渥的办学条件,在校期间通过专业学习,帮助自己打下了理论专业基础,提高了专业素养。

在班级担任班级团支书一职,认真学习,虚心请教,在课堂上保持端正的学习态度,积极配合老师讲课。我们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办学条件,任课教师认真负责,辅导员耐心细致,学风、教风良好,培养了我的专业素质能力。

目前入职于上海量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负责量化交易系统的后端开发工作。按照设计文档制定合理的开发计划,并按计划完成程序的编码及测试工作,运用前沿技术、工具解决系统稳定性、易用性等问题,为金融机构客户提供量化交易解决方案。 

能从事今天的工作,得益于本科四年的专业学习,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我积极参加各类竞赛。在国家举办的蓝桥杯比赛中,代表学校获得了省赛一等奖,国赛三等奖的优异成绩。大学四年是我成长最快的四年,感恩母校对我的培养。





一、培养目标及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相互协调,系统掌握管理学与经济学基础理论以及信息与工程相关技术知识,具有科学管理思想和较高工程素养,具有一定的科学管理理论和定量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能在IT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数据驱动分析,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的懂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通过本专业的培养,使学生达到如下要求:

1.素质要求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勤奋学习,求真务实;身心健康,积极乐观;向善向美,言行文明;崇尚劳动,担当责任。

2.知识要求

(1)具有经济、法律、伦理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经济、管理等领域的基础知识。

(3)系统地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工程管理知识,掌握数据分析、管理决策、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3.能力要求

(1)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并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2)具有一定的创新开发、团队合作能力。

(3)具有学习信息管理相关应用领域基本知识的能力。

(4)具有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新问题、探索新的应用模式、开发新的信息服务产品的潜力。

4.技能要求

(1)具有通用计算机软件工具的使用技能。

(2)具有运用软件工具进行数据处理、数据挖掘的技能。

(3)具有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基本技能。

(4)具有信息系统规划、实施和管理的技能。

(三)教学要求

1.学分制

专业选修课按学分制要求实施。

2.教考分离

专业必修课和学科基础课实施教考分离,部分课程采用网络联考。

3.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所有专业课。


二、学制与学位


学制3-6年(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完成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要求,考核合格,准予毕业。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三、专业基本信息


(一)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二)专业代码

120102

(三)专业定位

应用型

(四)专业核心课程

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应用、商务分析方法与工具、数据库原理、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商务智能与决策支持系统。

四、主要实践环节


▲信息学院外聘退休教师正在为专业发展建言献策

(一)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课程实验,综合实验,综合实训,毕业设计,社会实践。

(二)主要专业实验(实训)

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综合实训,网页设计实验,社会网络分析实验,多元统计分析实验,python与大数据分析实验。

(三)专业实习与成电国芯、易腾创想、达内、中关村、重庆智酷等企业合作,主要集中在重庆进行实习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