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从旅院到临床一线!何家洋:以青春助产,护每一个生命初啼
来源:丽旅学工
发布时间:2025.10.27
浏览量:


何家洋:以青春助产,护每一个生命初啼
-

凌晨三点的衢州市人民医院产房,暖光灯下,何家洋指尖轻抵新生儿足底,30秒内精准完成Apgar评分。这是她用专业践行“守护新生命”誓言的助产士日常,从校园里的获奖常客,到临床中的零差错助产士,她以青春之力,在生命守护的赛道上交出了亮眼答卷。
校园筑基:多元突破,攒足“守护底气”
在旅院的四年,何家洋以“专业为核、全面发展” 为目标,在学业与竞赛中双线出彩。学业上连续三年稳居前列,先后拿下校一等奖学金、两次校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用扎实成绩筑牢医学知识根基;英语能力也格外亮眼,不仅获“外研社・国才杯” 全国英语阅读大赛校级二等奖,更在“词达人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大赛中两度突破,斩获校赛二等奖与特等奖,为后续接触国际助产理念打下基础。

”她从不局限于书本学习,在多元领域尽显风采——作为运动健将,一举拿下“全国高等院校健身气功锦标赛一等奖”、“全国健美操啦啦操锦标赛竞技健美操女子单人操第一名”,在赛场锤炼抗压韧性;作为“文艺能手”,凭借对医学与艺术的融合理解,摘得校“国希望杯”医学绘画大赛一等奖。此外,她还获评“云南省级三好学生”、“校年度人物”,成为师生眼中“能学能练、能文能武”的全面发展标杆。
临床淬炼:以技立身,勇当“生命卫士”
在为期10个月临床实习中,何家洋在衢州市人民医院轮转妇产科、产房、新生儿科等多科室,完成386例护理操作零差错,快速成长为可独当一面的准助产士。在妇产科,她用细节筑安全防线:每日监测30-40例孕产妇生命体征,创新“双人核对表”将数据记录错误率控制在1%以内;熟练掌握NST、CST流程,独立完成127例胎心监护数据记录,精准判读关键图形。同时参与健康教育,协助设计《孕期营养指导手册》等6类宣教资料,发放213份并收集86份反馈优化内容,让专业知识贴近需求。

产房是她的成长“主战场”:在带教老师“1次示范 +1次实践”指导下,掌握会阴消毒三步法、接生四步规范,参与52例正常分娩。为减少产妇伤害,她反复打磨会阴保护技巧,通过模拟训练将侧切率降低20%;严格执行Apgar评分“30 秒评估法”,47次操作零失误,还设计“产后观察时间轴模板”,协助处理3例产后出血预警案例。新生儿科里,她化身“细心守护者”:遵循“三查五定”原则(查室温、水温、皮肤;定时间、体位、力度、顺序、水温),完成32例新生儿沐浴零烫伤、零感染;掌握抚触“四部曲”,用触觉刺激助力神经发育;通过经皮胆红素测定仪建监测曲线,协助诊断6例病理性黄疸。内外科轮转中,她主动补短板:针对静脉穿刺难点,用“血管评估-进针角度-固定方法”三维训练,将成功率从65%提至92%;参与17例术前准备、123例术后护理,规范伤口换药等流程,还协助完成2例过敏性休克抢救,精准执行急救药剂量换算。实习期间,她累计记录58个问题案例形成方案库,参与14次科室学习,完成4份专业报告,其中2份纳入科室培训资料,让个人经验成为集体财富。
感恩母校:薪火相传,寄语“后浪逐光”
回望求学路,何家洋始终感念旅院“理论+实践”的双轨培养:大一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筑牢基础;大二《围产期保健》结合滇西北少数民族护理案例,《助产技术》课上在模拟产房反复打磨操作;大三临床见习提前适应真实场景;大四三甲医院实习安排,让四年所学落地生根。

如今作为校友,她寄语学弟学妹:“踏入医学院,便开启了‘守护生命’的旅程。别惧挑灯夜读的苦,别怕实操练习的累——每一次努力,都是未来护佑新生的力量。珍惜在校时光,多问多练,用热爱驱散迷茫,未来成为孕产妇与新生命信赖的‘守护天使’!”

从旅院的追梦学子,到临床一线的助产新星,何家洋以专业与热爱诠释青春意义。她的成长故事,不仅是个人的奋斗答卷,更是旅院“培养有温度的医学人才”的生动见证 —— 这份“守护生命”的初心,也将在更多旅院学子手中,继续传递向前。
来源:丽旅学工
编辑:宫梓慧
一审一校:徐梦妍
二审二校:李 倩
三审三校:李 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