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信息网

学长学姐说专业!走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来源: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招生办

发布时间:2025.06.16

浏览量:


学长学姐说专业

经济管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

2025
——————


红河王吉果

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际遇:

从校园到基层,他用五年时光书写青春答卷





个人简介





王吉果,男,苗族,1997年12月出生,云南金平人,共青团员,大学本科学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管理学学士学位,现任职于云南省屏边县白河镇桐子村委会基层治理专干。

2019年9月-2022年6月,就读于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专科),获“省级优秀毕业生”、“校级优秀毕业生”等20余项荣誉。

2022年6月通过专升本考试,考入丽江文化旅游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在校期间获班级第四名、商务模拟谈判优秀奖、模拟求职大赛三等奖等。

毕业去向:2024年8月放弃国企岗位,主动扎根红河州屏边县白河镇桐子村,成为基层治理专干,累计发表基层工作文章10余篇,协助解决群众问题142件,群众认可度高。







 事迹材料:

在蜕变与坚守中寻找生命坐标








(一)专科淬炼:在平凡专业里

雕刻不凡



进入专科学校,他以“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为起点,用三年时间诠释“普通专业不普通”的奋斗哲学。

学业与实践并重:连续两年获学院“一等奖学金”,担任团支部书记期间,带领班级斩获“五四红旗团支部”,个人获“最美团支部书记”、“优秀学生会干部”等称号。

红色基因浸润: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中,获征文比赛三等奖、“党史学习最佳思考者”,用演讲比赛一等奖传递青年之声。

志愿精神践行:2020年广西疫情期间捐赠善款,获“最美优秀志愿者”,用行动诠释“小我”与“大我”的联结。



(二)本科跨越:从“汽车人”

到“管理人”的破圈


专升本考入丽江文化旅游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后,他开启跨学科挑战。

专业转型突围:以班级第四名的成绩证明学习能力,在商务模拟谈判、模拟求职大赛中斩获佳绩,将汽车营销的实践经验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结合,形成独特竞争力。

团队管理初试:担任“绩效管理”课程小组组长,主导任务分配与沟通协调,带领团队高效完成作业,获评“团结协作典范”。

时政思维培养:关注时事政治,将国家治理理念融入专业学习,为基层治理工作埋下思想伏笔。



(三)基层扎根:把青春种在乡村振兴的土地上


2024年,他放弃国企岗位,选择成为屏边县白河镇桐子村基层治理专干,用行动注解“青年的担当”。

笔耕不辍写初心:发表《扎根基层,在群众的笑脸上找到“实干”的方向》等10余篇文章,被云岭先锋网、苗乡屏边等平台转载,用文字记录基层心声。

服务群众见真章:入职半年内,协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42件,开展政策宣讲224人次,调解矛盾纠纷26件,成为群众口中的“贴心人”。

能力提升在路上:参加县、州级基层治理培训班,以“结业证书”为新起点,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服务群众的“真功夫”







我与旅院:

两年时光,一生底色







在丽江文化旅游学院的两年,是他从“学习者”向“建设者”蜕变的关键期:

知识的摆渡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系统学习,让他掌握“选、育、用、留”的管理逻辑,为基层团队协作奠定基础。

精神的充电桩:“天雨流芳,博学善思”的校训,教会他用开放思维拥抱变化,在专升本跨界学习中保持进取。

师恩的照明灯:导师们“不弃学生无知,予我认可鼓励”的教诲,让他在基层工作中敢于直面挑战,始终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





青春寄语:

做扎根大地的 “追光者”







接纳平凡,创造不凡:不必因专业“普通”而焦虑,再小的领域都能做出大文章。我的汽车营销专业曾让我自卑,但后来发现,沟通能力、客户思维正是基层工作的“刚需”。

敢于破圈,勇于归零:专升本跨专业学习时,我也曾害怕“从头再来”,但旅院的课堂告诉我:知识是相通的,只要保持学习动力,任何起点都能抵达新高度。

把青春献给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放弃国企去基层,亲友曾不理解,但当我看到群众因我解决问题而露出笑脸时,终于明白:个人的“小确幸”,只有融入国家的“大图景”,才更有意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愿你们在校园里筑牢专业根基,在毕业后勇挑时代重任,像蒲公英一样,把理想的种子撒在祖国的山河大地上——那里有最艰苦的挑战,也有最璀璨的星空。

▲参加模拟求职大赛决赛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群众亲切交谈

来源:丽江文化旅游学院

编辑:宫梓慧

一审一校:李静

二审二校:李倩

三审三校:李阳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