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长学姐说专业!走进市场营销专业
来源: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招生办
发布时间:2025.06.16
浏览量:


丽江刘思叶与市场营销
专业的际遇:
一个95后创业者的云品出山记
个人简介

刘思叶,男,1995年10月26日出生,2014年就读丽江文化旅游学院经济管理系2014级市场营销专业1班,于2018年毕业。现任职务:丽江云藤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云南千里臻选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丽江市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丽江市电商行业工会主任。旗下现有:丽江市电子商务选品中心、丽江市农特产品选品中心、丽江云藤商贸批发城、云南千里臻选网络科技公司、香格里拉新鲜松茸产业供应链仓库、丽江拾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获奖情况 :
1、2017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2、2020年云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最佳合作伙伴,丽江云藤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3、丽江云藤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迪庆—香格里拉宣传推广大使》(迪庆州文化和旅游局);
4、2022年云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最佳合作伙伴,丽江云藤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5、2023-2024年度丽江文化旅游学院“基层就业卓越奖”荣誉称号。
事迹材料
2016年6月18日他加入学院和丽江天雨集团共同组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受到创业培训教师启发,进入云南土特产行业。2017年3月至7月,历时100多天的角逐,分别在丽江、云南省和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中全程荣获第一名的佳绩。怀揣自主创业梦想,实现学业、就业、创业职业生涯跃迁,2018年8月他带领团队成立丽江云藤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从事云南高原特色产品的批发、零售业务。
(一)深山叩问:
供应链破局之路
(2016-2019)
创业初期,团队走访怒江、香格里拉等地,目睹果农肩扛百斤农产品徒步出山、菌农因冷链缺失损耗过半收成的困境。2019年切入生鲜赛道,与顺丰等物流企业共建高原生鲜集散中心,引入移动预冷设备和抗震包装,将松茸运输损耗率从35%降至12%,实现48小时直达一线城市。期间,助拉市海13户村民销售10万斤丑苹果(营收45万元),带动宁蒗16个果园、8户贫困家庭实现软籽石榴亩产值8000元,累计完成194万元菌类销售,推动23个合作社接入现代供应链,产品溢价提升40%,获丽江市政府现场指导与肯定。
(二)逆境突围:
电商转型攻坚战
(2020-2023)
疫情下实体店遇挫,团队成立云南千里臻选公司转向直播电商,初期6个月数据低迷。通过反思人才缺口,重构“产品故事化+场景民族化”内容体系,2021年实现干货鲜货销售额超500万元;2022年组建专业团队,推动农产品直播转化率达行业均值1.8倍,成功打通野生菌、药材等特色产品线上链路,在逆境中开辟数字化新赛道。
(三)生态共建:
人才培育与产业赋能
(2023-2024)
1. 校企共育:
他回归校园积极与丽江的各个学校沟通并且成功与丽江旅游文化学院和丽江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合作建成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合作参与实践教学的同学已经有60人,并且公司留存率已达到35%以上,形成"教学-实训-就业"闭环。
2. 平台赋能:从行业破局到生态共建
2023年,作为丽江电商标杆企业负责人,他出任市电商协会副会长,深入调研本土企业供应链痛点,搭建资源对接平台并分享运营经验,推动行业升级。获丽江市商务局推荐成为淘宝直播滇西独家服务商后,累计孵化30余家电商企业,带动就业超1000人,公司年直播营业额破 3000万元,打造三大地理标志产品线上标杆。
2024年,他兼任市电商行业工会主任,针对农产品滞销与游客购物痛点,牵头建立丽江市农产品选品中心。团队遍访四县一区,以“产地溯源-品质检测-市场评估” 三级标准严选商品,打通宁蒗苹果、永胜螺旋藻等特色产品链路。选品中心既为农户开辟稳定销路、激活乡村产业,又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正品购物体验,推动“文化+商业+旅游”融合,带动全产业链发展,彰显企业社会责任与乡土担当。
我与旅院:专业知识与创业实践的双向奔赴
(一)专业启蒙:课堂知识照进创业现实
市场营销课堂的供应链管理、文旅营销理论,成为破解松茸运输损耗、打造“香格里拉 IP”的关键钥匙。2016年参赛项目《云品电商化路径设计》,正是将课堂所学的SWOT分析、4P理论转化为商业计划书的实践范本。
(二)实践淬炼:从校园项目到产业方案
在“三创赛”与导师团队打磨的物流模型,落地为香格里拉生鲜集散中心的运营方案;实训基地的模拟直播,迭代为千万级销售额的电商矩阵。旅院赋予的“务实创新”基因,让“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成为可能——为优化迪庆农产品上行,团队曾驻点雪山牧场15天,实测冷链数据,最终与顺丰联合研发出抗震保鲜包装。
(三)价值升华:从个人创业到行业共富
三次获评顺丰全国级合作伙伴、获“香格里拉推广大使”称号,背后是旅院“利他共赢”理念的实践:校企合作培养的电商人才留存率达35%,选品中心带动1000余户农户增收,印证着“乡村振兴不是独行路,而是专业赋能下的共生模式”。
校友寄语:以专业为帆,向实践深处航行
亲爱的学弟学妹: 旅院是一片充满可能的土壤,这里的每一门课程、每一次实践都可能成为改变命运的种子。不要害怕试错,课堂上的一页PPT、实训中的一个小项目,或许就是未来事业的起点。愿你们保持“野蛮生长”的勇气:去田间地头寻找灵感,用技术赋能传统行业,把论文写在祖国需要的土地上。创业维艰,但当你看到藏区阿妈因直播带货露出笑容,当顺丰货车载着云南特产跨越千里,你会明白——旅院人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解决问题的路上。
编辑:宫梓慧
一审一校:李静
二审二校:李倩
三审三校:李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