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长学姐说专业!走进产品设计专业
来源: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招生办
发布时间:2025.06.24
浏览量:


浙江杭州杨邱越
与产品设计专业的际遇:
用创新点亮生活
个人简介

姓名:杨邱越
个人简介:
艺术设计学院、2023级、产品设计专业、大一学年专业排名2/45,目前担任专业班级的班长一职。
获奖情况:
2023-2024学年作品《今天你焦绿了吗?》,在第六届大学生心理漫画大赛中荣获校级“二等奖”;
2023-2024学年荣获校级“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
2024年10月,在“2024年云南省人体器官捐献支援等级宣传季”系列活动,以“生命之约,大爱传递”为口号,“携手同行,“救”“互”在身边”为主题的文创设计比赛中,作品《九》荣获市级“一等奖”。


产品设计专业
(一)梦想起航,
初识产品设计专业
选择丽江作为产品设计梦想的起点,是一场巧合,也是一场命中注定的“文化引力”牵引。这里没有千篇一律的都市设计工厂,只有一座用千年文明为颜料、以雪山古城为画布的“天然设计实验室”。我第一次被丽江击中,是在高三毕业的那年暑假。走进古城,老银匠敲打银器的叮咚声、东巴纸坊飘来的草木香、纳西阿嬷织布时经纬交错的韵律,渐渐的让我明白:设计从不是悬浮在屏幕里的线条,而是扎根于土地的温度。那一刻,我决心要学“会讲故事的设计”——用产品承载文化,用创意唤醒传统。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的产品设计专业,恰好给了我这把钥匙。当我认为产品设计就是“画图+做模型”时,这里的课堂就已经依托于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将纳西东巴文化、滇绣、茶马古道知识等一系列珍宝融入其中,把专业特色聚焦于文旅融合设计与民族工艺创新。
学校开设的不同课程,让我们在打牢扎实基础的同时,也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动手尝试不同的可能性,做到了边玩边学的形式。
此外,我们专业的师资力量十分强大,既有非遗传承人传授独一无二的匠艺,又有双师型导师架起学术与产业的桥梁,最难得的是,每位老师都兼具国际视野又深耕本土文化,并且对待学生认真负责,会用生动案例与渊博学识,为我勾勒出产品设计的宏伟版图。教学设施配备3D打印实验室、材料创新中心及创意工作坊,构建了“设计-制造-展示”全链条平台,让我们的每个创意都能在雪山见证下完成从传统活化到科技创新的蜕变。


(二)坚定初心,
受益产品设计专业
回首这两年在丽江文化旅游学院的学习历程,我深感专业培养体系对个人能力的重塑与提升。让我们在雪山古城的浸润中,逐步成长为兼具文化洞察力与技术执行力的设计人才。
在课程设置上,《产品设计初步》《人机工程学》等基础课程中,我们系统梳理了设计流程、用户研究、前期调研等理论框架,为创意落地奠定科学基础。而《印染工艺》《编织工艺》等特色课程,则体验扎染、蜡染、编织、刺绣等传统工艺的魅力。这种学习模式,让我们的设计不再停留于纸面,存在于脑袋中,而是动手创造,根植于文化土壤里。在技能层面上,培养了我们“软硬兼备”的能力矩阵。硬技能方面,我们熟练掌握了PS、Rhino建模、KeyShot渲染、用户旅程图绘制等工具,能够独立完成从概念草图到成果展示的全流程。软技能方面,通过用户调研、项目路演等环节,提升了我们对需求洞察、小组协作等综合能力。这些积累,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项目里,能够游刃有余地平衡文化表达与技术实现。在实践和科学探索中,我们走访了彭萍大师刺绣,白沙壁画,白沙锦绣艺术院,宣科书院、大研纳西古乐会等多个地方,感受到了这些传承千年艺术的魅力,从设计图纸到成品出库的全链条实践,让我们深刻理解了材料特性与工艺可行性之间的微妙平衡。此外,我们还在老师的指导下,为丽江市红十字会设计过文创产品,参加过剪纸比赛等。
在丽江文化旅游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学习,就像是是一场从“输入”到“输出”的完整修行。我始终坚定初心,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把各种工作妥善处理好,并对产品设计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我愈发笃定,坚定初心是于专业海洋中锚定航向、收获硕果的关键密钥,让我逐步成长为能够链接过去与未来的设计者。


(三)未来可期,
投身产品设计专业
作为产品设计专业的大二学子,我深切感受到专业培养赋予我们的,不仅是设计技法,更是一种以文化赋能创新的使命感。站在学业与职业的交汇点,我对于未来的规划明确又迷茫,想要成为一名像深泽直人那样著名的设计师,但是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成功。尽管如此,在就业方向上,专业为我们打开了多元发展的可能。文化创新领域是首要选择,如文旅企业、非遗保护机构等。白沙壁画数字复原这个项目,让我看到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结合的巨大潜力。周边同学的发展路径,也印证了专业的广阔前景。部分学长学姐已进入文创平台,参与设计AR导览系统;还有团队与鹤庆银器传承人合作,将传统锻打工艺融入现代首饰设计。
未来,我计划深耕“文旅融合设计”领域。短期目标是通过参与项目,将东巴文化、茶马古道等IP转化为沉浸式体验产品,还有考研上岸。长期而言,我希望成立工作室,专注非遗工艺创新转化,让传统智慧服务当代生活。
前路纵有千重浪,我自以热爱为楫、执着为帆,劈波斩浪,踏歌而行。未来画卷徐徐铺展,我愿做执笔人,以设计为墨,在时代的宣纸上勾勒生活的诗意与温度,让每一处巧思都成为通向美好的阶梯。


(四)静候你来,
寄予高三学子
愿诸位追梦人,剑出鞘时,寒光惊鸿;金榜题名日,回望来路,皆成坦荡云途!
欢迎大家报考丽江文化旅游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我在这里等你!
编辑:李双蝶
一审一校:李静
二审二校:李倩
三审三校:李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