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信息网

学长学姐说专业!走进金融学专业

来源: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招生办

发布时间:2025.06.16

浏览量:


学长学姐说专业

经济管理学院:

金融学

2025
——————




上海刘瑞娇与金融学专业的际遇

 绽放自我光芒  





个人简介







刘瑞娇,女,1994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毕业于2017年6月,就读于丽江文化旅游学院2017届金融学专业,工作于上海启善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执行总监。



获奖情况:

2014年7月,荣获2013-2014年度优秀共青团干部;

2016年12月,荣获2015-2016学年学院一等奖学金;

2017年3月,获得泰国清迈大学语言学院交换生学习结业证书;

2017年6月,荣获云南省级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在校期间担任班干部,曾担任过班级生活委员、团支书职位,组织班级开展各类活动,与同学相处融洽,乐于助人。

在各位老师及辅导员用心引领下,不仅在学习上有了系统性的框架,更是从每一位老师的为人处世中塑造了勇敢、坚韧、勤恳、好学的品格。


2019年1月,荣获昆明启学之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现启家教育)年度最佳付出奖。

深耕青少年领导力培养与体验式教育8年,带领数百名青少年参与国内外研学活动,助力青少年成长。

组织并参与多项偏远地区教育公益项目,为乡村儿童及教师提供支持,传递爱与希望。

推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深入家庭,赋能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





事迹材料

从金融学子到教育燃灯者

跨界成长







(一)扎根期:


以爱为帆,深耕青少年心智教育

(2017-2019)


2017年从金融学专业毕业后,刘瑞娇加入启家教育,以“爱与梦想”为核心理念,深耕家庭教育与青少年心智成长领域。她深入云南保山等地区,首创“家庭成长档案”工作法,通过沉浸式研学营、亲子活动等项目,帮助2000多名青少年开拓视野、建立自信。期间,她延续大学老师“蹲下来做教育”的理念,深入 13 个贫困家庭调研,将金融专业的细致思维融入教育实践,为后续个性化教育产品研发埋下伏笔。


(二)突破期:


用金融逻辑重构教育产品体系

(2020-2023)

跨界整合专业优势,她将金融学数据分析能力注入教育产品研发,与团队共创家庭个性化远程服务系统,累计生成数千份针对性成长报告。2022年主导“家庭 - 学校 - 社会”三维成长计划,覆盖全国16个省份,推动研学教育从单一体验向体系化培养升级。疫情期间,她带领团队研发线上教育产品,通过“云课堂”持续服务超500个家庭,实现教育服务场景的数字化突破。


(三)引领期:


从区域服务到全国赋能的跨越

(2024至今)   

2024年在上海建立青少年领导力训练中心,面向全国输出“认知教育 + 公益实践”模式。

研学教育:累计组织112场国内外研学活动,以“跨文化体验+社会议题探索”为特色,培养青少年责任感。

公益行动:走进13个贫困地区(含海拔4000米高原教学点),捐赠物资、培训575名乡村教师,惠及数千名儿童。

行业影响:机构研发项目获省级高新技术认证,多次获地方媒体报道,成为“教育 + 公益”跨界标杆。





我与旅院:

金融专业底色与教育理想的共振






(一)专业赋能:金融思维塑造教育匠心

金融学的逻辑训练,让她在教育产品研发中注重数据驱动—从家庭评估系统的模型设计,到公益项目的效益分析,均体现 “精准施策” 的专业特质。2017年泰国清迈大学交换经历,更让她跳出学科边界,认识到教育需兼具 “本土洞察” 与 “国际视野”。


(二)师者传承:从 “受教育者” 到 “教育者” 的蜕变

班主任罗跃英老师“教育是棵摇动另一棵树的艺术”的理念,转化为她深耕乡村教育的行动力;刘亲、宋成华老师对社会责任的强调,驱动她将公益融入事业主线。大学期间组织班级活动、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培养了她“躬身入局”的执行力,成为后来带领团队跨越13省开展公益的关键能力。


(三)精神烙印:校训引领下的价值坚守


旅院“天雨流芳,博学善思”的校训,内化为她“以专业为基、以公益为魂”的事业准则。无论是在高原教学点支教,还是在上海研发领导力课程,她始终以“教育赋能社会”为使命,让金融专业的理性与教育事业的温度同频共振。





校友寄语:

以薪传心,共赴未来




亲爱的高三学子们:时光匆匆,站在高考的门槛前,你们即将开启人生新的篇章。作为过来人,我想告诉你们:选择一所能滋养理想的大学,便是为青春埋下一颗破土的种子。丽江文化旅游学院始终以包容的胸怀、扎实的底蕴,为无数学子搭建逐梦的舞台——在这里,你可以在知识的沃土上深耕专业,在实践的浪潮中打磨担当,更能在师长的引领下遇见更辽阔的天地。 

加油吧,少年们!愿你们的每一份努力都不被辜负,每一次选择都通向更璀璨的远方!



来源:丽江文化旅游学院

编辑:吴芳怡

一审一校:李静

二审二校:李倩

三审三校:李阳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