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期校友风采】范莉婷丨让每个孩子都能听见“花开的声音”
来源:丽旅学工
发布时间:2025.05.26
浏览量:



让每个孩子都能听见
“花开的声音”
——范莉婷



校友风采


姓名:范莉婷
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
单位:文山州麻栗坡县董干镇马林小学
职务:特岗教师
获奖情况:
2022年董干镇语文教学竞赛“一等奖”
2023年董干镇马林小学“优秀班主任”
2024年董干镇教研网格区”教研“一等奖”2025年董干镇"老山红烛·青蓝同辉"教师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

【导语】
在祖国西南边陲的教育热土上,有这样一位教育工作者,她用五年如一日的坚守,在贫瘠的土地上播种希望,以春风化雨般的关爱,为留守儿童点亮前行的明灯。她的教育故事,是一首写给大山的赞歌,更是一曲用热血与温情谱写的育人长诗,她就是我校2020届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毕业校友,文山州麻栗坡县董干镇马林小学的语文教师——范莉婷。

扎根边疆
从零起步育幼苗

2019年,刚走出校园的她怀揣着教育理想,踏入边疆学校。面对多年级语文教学与跨学科道德法治教学任务,她没有丝毫退缩。但现实的挑战远超想象——接手的班级里,全是苗族孩子,多数没上过幼儿园,连基本的普通话交流都成问题。

然而当她看到孩子们眼中对知识的渴望,毅然决定从最基础的拼音“a、o、e”开始教学。为了让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她将苗族民歌改编成识字童谣,让孩子们在熟悉的旋律中识字;以“花山节”的传说为引子,引导学生构思记叙文;带着孩子们走进梯田,在稻穗摇曳间观察四季变化,教会他们用文字描绘生活。

每一个拼音的发音纠正,每一次写作的耐心指导,都凝结着她对教育事业的赤诚。

严慈相济
守护童心伴成长

2020年担任班主任后,她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守护。在班级管理中,她坚持“严慈相济”的理念:课堂上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余时化身“大朋友”,和孩子们一起跳绳、玩游戏,倾听他们的心事。孩子们也把她当作最信任的人,无论是被同学误解的委屈,还是解不开数学题的焦虑,都愿意向她倾诉。

2023年5月的一个深夜,春雨裹着寒意浸透校园,她刚结束备课,就接到生活老师的电话:“学生小陈突发高烧、腹痛难忍!”她心急如焚,冲进宿舍,看到平日活蹦乱跳的少年此刻蜷缩在床角,脸色煞白。联系家长得知他们远在外地务工,电话那头满是焦急与无奈:“老师,孩子就托付给您了……”没有丝毫犹豫,她立即带着学生奔向医院。挂号、缴费、检查、取药,她全程紧紧握着学生的手,给予温暖与力量,直到医生确定并无大碍,她深吸一口气,悬着的心才落地。

那一夜,她用行动诠释了“老师”二字的重量,也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父母般的关爱。

为爱奔走
汇聚微光暖寒童

边疆的教育环境异常艰苦。学校距离镇上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许多孩子家庭贫困,连基本的学习和生活用品都匮乏。她亲眼目睹孩子们用着短到握不住的铅笔,背着缝补多次的书包,在寒风中穿着单薄的衣服往返于家校之间。

为了帮助孩子们,她四处奔走,通过各种渠道发起募捐,在她的努力下,爱心人士捐赠的衣物、文具和书籍陆续送到孩子们手中。当孩子们穿上崭新的棉衣、用上整齐的笔记本时,脸上绽放的笑容,就是对她最好的回报。

五年时光,她用脚步丈量边疆的土地,用爱心温暖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她深知,山里的孩子就像石缝中生长的幼苗,虽然环境艰苦,但只要给予阳光雨露,终能绽放出绚烂的花朵。未来,她将继续扎根边疆,做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用教育的力量,为大山深处点亮更多希望之光。

文稿|王利锁 范莉婷 陈彩云 罗岚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