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遥┃逐梦强军 燃哨位青春
来源:丽旅学工
发布时间:2025.03.21
浏览量:


校友风采


姓名:李遥
班级:2019级视觉传达设计2班
在青春的赛道上,有人选择在繁华都市追逐梦想,有人投身基层奉献力量,而李遥却毅然两次踏上军旅,用汗水与坚韧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强军篇章。


退伍不褪色 校园展风采

在大学校园里,李遥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星。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活跃于各种社团活动,是同学们眼中的榜样。大学四年间,李遥作为一个退伍的军人始终坚持自己的初心,从未忘记身为军人的使命与责任。即便在脱下军装的那一刻,他的心依旧与军营紧密相连。他深知,虽然身份有所转变,但那份对国家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以及对和平的守护,永远不会改变。

因此,第一次退役后的李遥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学校国防后备连的建设。他积极参与组织训练,将自己的军事技能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弟学妹们,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国防意识。他深知,个人的力量虽小,但汇聚起来却能成为推动国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李遥都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初心,无论是参与国防教育活动,还是组织同学进行军事训练,他都全力以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军营、热爱军营,更希望激发更多有志青年投身国防事业,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磨去少年稚 铸就强军志

李遥说“记得自己第一次入伍时,高强度的训练和严苛的纪律让自己有些吃不消”。但他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被激发了出来,别人跑五公里,他就跑十公里;别人练战术动作一遍两遍,他练十遍二十遍。凭借着顽强的毅力他逐渐适应了部队生活,还凭借优异表现赢得了战友们的认可和领导的称赞。在部队的日子里,李遥深刻体会到了军人的使命与担当,那是一种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奉献一切的坚定信念。从那时起,一颗强军的种子便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第一次退役复学后,校园生活未能让他忘却那份对军队的眷恋和对国防事业的担当,怀揣着更远大的志向,他再次穿上军装,这一次,他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继续为祖国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遥原以为自己二次入伍会比别人有更多优势,但刚到新兵连,他就发现很多科目自己以前都没接触过,语言交流成为他执勤路上的“拦路虎”。与来访外宾和当地人员沟通不畅,让他在工作中倍感压力。但他没有退缩,利用一切业余时间恶补英语。从基础词汇到日常对话,从军事术语到外交礼仪表达,他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机会。清晨,当别人还在梦乡,他已在操场背诵单词;夜晚,结束一天的执勤任务后,他仍在台灯下练习听力和口语。通过不断努力,在班长和学校辅导员的帮助鼓励下,他逐渐克服语言障碍,能够流利地与外方人员交流,执勤工作也变得得心应手,并在支队举办的“执勤业务大比武”中获得了亚军。


承前辈荣光 燃哨位青春

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李遥也曾经历过迷茫期,但是他深知自己肩负着重大责任,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祖国的形象,听着前辈们诉说着自己执勤时遇到的突发情况,以及连队前辈们的英勇事迹,他有时会质疑自己遇到突发情况时是否能够和战友们一样妥善处置,但每当看到飘扬的五星红旗,想到祖国赋予的使命,他又重新坚定了信念。他主动向经验丰富的战友请教,学习他们处理问题的方法和应对压力的技巧,在一次次交流中解开了心结,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如今,李遥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武警战士”。他身姿挺拔地站立在执勤岗位上,眼神坚定而自信,时刻守护着祖国的尊严和利益。他用行动诠释了当代大学生对强军兴军梦的执着追求,展现了中国军人的过硬素质和良好形象。他的故事激励着更多旅院有志青年投身军旅,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


文稿|王利锁 何旭菲 付加林
配音|文学院 曹秋馨排版|戴旭祯
一审|王利锁
二审|余银宝
三审|李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