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信息网

2015-2016学年 云南大学与法国蒙彼利埃商业学校集团 本科双学士学位项目选拔简章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9.26

浏览量:

      我校将于2014年10月8日开始第二批“中法本科双学士学位交换生项目”的报名工作,选拔学生赴法国蒙彼利埃商业学校集团学习一年,该项目的具体情况如下:

      一、蒙彼利埃商业学校集团简介

      蒙彼利埃商业学校集团(GSCM)成立于1879年,是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法国精英学院(Grande Ecole)。其宗旨是培养具有战略和操作能力并能满足国际商务环境下企业要求的未来企业经理和企业创办人。在2012年《金融时报》对全球商学院的所作的排名中,该校的管理学硕士专业名列第49名,且在教育国际化方面,该校在所有的欧洲商学院中排名为第十三名。

      蒙彼利埃商业学校集团提供管理、商务及企业经营学科领域的本科、硕士和各类培训课程,每年在校学生人数约为6000名;课程教学具有明显的国际化特征(所有学生都须在国外完成一年学业),学院依靠一个由遍布全球32个国家的133所外国大学形成的国际网络,对大量课程实行国际开放。

      学院拥有“组织机构与管理研究中心(CEROM)”研究实验室;该研究中心联合蒙彼利埃商业学校集团的所有教师-研究员围绕有关企业的重大国际性主题展开研究,并与法国及国外大学的研究团队保持密切合作。学院还与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为学生提供大量参与商业实践的机会。

      学院为学生提供众多的服务与设施,学生可利用一个赫兹网免费进入无线互联网及内部网,享受各种服务,学生还可使用欧洲第一个数字在线图书馆。此外,学院图书中心拥有各类期刊达400种,外文期刊30余种。

      学院在学生住房、餐饮及社团生活方面设立了相关机构,以便为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学院位于蒙彼利埃市中心,蒙彼利埃濒临地中海,是郎格多克-鲁西永大区首府和埃罗省省会。作为法国最重要的教育与研究中心之一,蒙彼里埃是法国除巴黎外大专院校最集中的城市,拥有三所综合性大学和数十所高等学院。

      二、蒙彼利埃第二大学简介

      蒙彼利埃大学是欧洲中世纪最古老的大学之一,1137年,这里创办了欧洲第一所医学院,不久,又成立法学院和文学院。1968年5月在法国巴黎所爆发的社会运动“五月风暴”迅速席卷全国,导致法国大学纷纷解体重组。1970年大学分为蒙彼利埃第一大学、第二大学和第三大学。

蒙彼利埃二大早在1964年以前已拥有146000平方米的校园面积, 蒙彼利埃大学一分为三后,蒙彼利埃二大又不断地扩建。目前蒙彼利埃二大技术学院占地面积30700平方米, 里姆技术院校占地面积23700平方米,最近又在蒙彼利埃近郊贝济耶和赛特新建了技术学院大楼,这是一个为工程师学院专用的校园。作为在欧洲植物学研究领域享有盛名的蒙彼利埃二大至今保留着1889年成立的植物学院,它座落在蒙彼利埃市的植物园里。蒙彼利埃第二大学现有1所工程师学院, 2所大学技术学院, 750名教育人员,N 350名研究人员和1000名工程师、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服务工人。它每年都吸收众多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学者、科研人员和外国留学生,同时,该校与欧洲南部国家和地中海国家也有紧密的联系,并且在许多研究领域都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

      三、本科双学士学位项目联合培养模式

      云南大学与法国蒙彼利埃商业学校集团联合培养本科学生,即从我校本科三年级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参加该项目。

      被录取参加该项目的三年级学生,第一、二、三年在云南大学学习,第四年到蒙彼利埃商业学校集团修读该校国际商务管理学位(均为英文授课)最后一学年的本科课程。

      双方实行学分对转,学生完成两校所规定的学分及相关要求,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可分别获得云南大学所在原专业之学士学位与蒙彼利埃商业学校集团的国际商务管理学士学位(BIBA)。从云南大学和蒙彼利埃商业学校集团毕业的学生,若在蒙彼利埃商业学校集团继续学习两个月,完成学术论文并若达到蒙彼利埃商业学校集团和蒙彼利埃第二大学签署的“蒙彼利埃公司创立管理”协议的要求,可获得蒙彼利埃第二大学颁发的“Licence en Management des technologies de la décision et de l’innovation”学位;这两个月期间无需增加课程学习,只需在两校教授共同指导下完成学术论文。

      四、课程修读的要求

      1. 学生根据云南大学与蒙彼利埃商业学校集团共同制定的教学计划修读相关课程。

      2. 开设的课程将采用英文进行授课和考试。

      3. 法方主要课程设置

      国际商务管理学士(BIBA)

      公司财务、出口与国际贸易技巧、组织行为学与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可持续发展、国际经济学、组织原理、创新管理、国际营销、法语基础

      五、联合培养专业

      云南大学相关本科专业+蒙彼利埃商业学校集团国际商务管理专业(英文授课)

      六、学生选拔

      1.初选工作由我校国际学院、教务处、国际处和相关学院教师组成的交换项目评审小组负责。评审小组将通过面试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予以评定,并将通过初选的学生名单通报法方;

      2.法方收到学生申请材料后,进一步审核,最终确定录取名单并发放入学通知书。

      申请学生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政治思想好、热爱祖国、品德优良、身体健康、具有较强的独立学习及生活能力;

      2.学习成绩优良、综合素质较高;

      3.具备熟练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的能力;

      4.我校经济、管理类和相关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

      5.学生本人自愿,并按照学校选派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参加选拔;

      6.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外语培训、行前培训,并在申请赴法签证前提供有效的英文成绩(雅思、托福等);

      7.  有相应的经济能力,能承担在法国期间的相应费用;

      8.能够按照学校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

      七、学生管理

      1.交换学生在法国学习期间必须遵守当地的法律、学校的规定及社会的风俗习惯,接受蒙彼利埃商业学校集团的管理;

      2.交换学生在法方修读的课程成绩,由法方学校直接通报我校,我校根据有关规定予以认可;

      3.双方按照两校制定的教学计划及学分修读要求,审定交换学生的毕业资格。完成规定学分者,颁发云南大学相关专业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两校相应学士学位。

      4.交换学生在法国学习的一年期间,户口、党团组织关系等保留在其就读院系;

      5.交换学生在法国期间,必须定期向母校反馈学习、生活情况;

      6.交换学生在法国期间,若违反两校相应规定,则两校有权取消其交换学生的资格。

      7.交换学生若不能获得法方的学位,但顺利完成学分对接,达到我校相关专业的要求,可以获得我校颁发的相关专业的毕业证和学位证。

      8. 交换学生若不能获得法方的学位,未能顺利完成学分对接,没有达到我校相关专业的要求,须返回我校修读第四年课程,完成后方可获得我校相关专业的毕业证和学位证。

      八、学生职责

      1.交换学生须在校方协助下完成申请学校和使领馆面试的整个程序,并提供相应资料;

      2.交换学生须自行办理护照、自行赴法国驻中国使领馆进行面试,并提交相关签证材料;

      3.交换学生须自行联系和获取签证要求提供的在法国期间的住房证明。

      九、有关费用

      1.派遣费:33000元,包括学生选拔评审费、英法文培训费、签证和行前培训费,项目管理费等。费用由学校财务处或财务处指定部门统一收取,须在出国前缴清;

      2.  学生行前须缴清在本校最后一年(大四阶段)的学费;

      3.学生自行支付办理护照和申请签证的相应费用;

      4.学生在法学习期间,免交蒙彼利埃商业学校集团学费,但需自行承担生活费、书本费、保险费、国际旅费等相关费用。

      十、申请流程

      1.提交报名材料;

      2.参加学校评审;

      3.提出入学申请;

      4.获得录取通知书;

      5.向法国高等教育署提交预签证材料,预约面试;

      6.  参加面试;

      7.向法国大使馆签证处递交签证资料;

      8.获取签证赴法学习。

      十一、报名

      1. 该项目相关信息可登陆云南大学国际学院网站www.intl.ynu.edu.cn进行查询;

      2. 报名学生须提交如下材料:

      (1)报名表一式三份,由班主任填写评语并签字。请登录国际学院网站资料下载栏目中下载电子表格;

      (2)大学期间各学期成绩一式三份,并加盖所在学院和教务处公章;

      (3)其它材料:各类获奖证书、英语成绩证书(四六级、雅思、托福、托业、GRE等)

      3. 报名截止时间:2014年11月25日

      4.联系方式

      (1)地址:云南大学校本部七幢122室

      联系人:胡老师

      联系电话:0871-65033155

      (2)地址:云南大学呈贡校区楠苑4幢A109室

      联系人:朱老师

      联系电话:0871-65931980

                                      

 

 

 

 

 

 

                                                                          教务处     国际处   国际学院

                                                                            二○一四年九月十五日